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互联网医院

  • 抖音号

  • 微信视频号

  • 哔哩哔哩

LatestNews

最新动态

中国科学技术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USTC(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South Distric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医疗业务延伸点,医院传承百年老院深厚的文化积淀,秉承“仁术济世·求实创新”的院训,着力打造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的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获批全国首批安徽首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医院占地130亩.建筑面积33.29万平方米开放床位2070张,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的学科床位占医院床位比例近50%,年门急诊量突破200万人次。

2010123日,南区一期开诊运行。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等优势学科主体搬南区,安徽省脑立体定向神经外科研究所、安徽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进驻南区。20171223日,南区二期开诊运行,同时迎来程碑式的发展机遇——挂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临床医学院。2018挂牌安徽省心血管医院和安徽省脑科医院,获评五星高级卒中中心牵头成立安徽省卒中防治联盟“安徽省胸痛中心联盟”。2019年,入选“中国卒中中心培训基地”,牵头成立安徽省脑卒中诊疗管理指导”、“安徽省房颤中心联盟”。2020年,南区迎来开诊十周年,牵头成立安徽省脑血管病专科联盟”,荣登2019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质控排名”全国榜首。2022年,成立安徽省首家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迎来生殖与遗传分院迁入,升级扩建医学美容中心,学科布局更加全面。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南区全体员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强专科,大综合”格局优势日益凸显,内涵建设卓有成效。

舟至中流催帆竞击楫勇进破浪行。南区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大新医学为导向,以建设一流医院为目标,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奋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续谱健康安徽、健康中国新篇章


查看更多
Southfeature

南区特色

特色技术

中国科大附一院采用超显微外科技术探索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2025-01-23
日前,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郑有卯教授指导下,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骨科手足外科团队联合神经内科认知障碍团队为一位饱受阿尔茨海默病困扰的患者实施超级显微外科技术下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手术。术后,患者整体状况良好,认知功能和情绪较术前改善明显,近日顺利出院。这是安徽首次通过超显微外科手术探索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为饱受该病困扰的患者及其家人提供了治疗新选择。 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多方寻医问药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常被称为“困在时间里的人”。67岁的张阿姨退休前是一名数学老师。5年前,家人发现她记忆力明显下降,炒菜经常多次放盐,刚做过的事转身就忘了。没过多久,张阿姨连回家的路都不认识了,有几次都是让热心人给送回家。此后,张阿姨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家人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服用多种药物,也尝试过很多偏方,但疗效甚微。近两年,张阿姨一直在中国科大附一院记忆障碍门诊定期复诊、规律用药,但家人反馈张阿姨的病情仍在进展,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出现认知障碍,空间和时间定位能力也在不断恶化,一转身就走丢,24小时需要有人陪伴,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极大的生活困扰,也给家人带来巨大的照护压力。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阿姨的女儿了解到国内有医院开展淋巴引流手术探索性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抱着一丝希望,家人带着张阿姨来到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咨询。经了解,中国科大附一院骨科手足外科团队正与神经内科施炯教授带领的认知障碍团队合作拟开展相关新技术。该技术前期已经通过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评审。 近年来,我国学者在国际上率先报道通过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通过在颈部的淋巴管(结)和静脉之间建立吻合,引流出致病的β-淀粉样蛋白Aβ、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等物质,减轻脑组织内的淋巴水肿,缓解神经细胞调亡。骨科手足外科主任鹿亮介绍,该方法基于超显微操作,手术微创,安全可靠,目前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并报道。2023年中国科大附一院骨科手足外科在安徽省率先开展超显微外科技术下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治疗四肢淋巴水肿,已让全国各地多位患者受益,团队的超显微外科技术日趋成熟。 淀粉样蛋白PET 头颅MRI:双侧海马冠状位 术前头颅PET-CT提示患者颅内广泛皮层淀粉样蛋白沉积,头颅MRI提示双侧海马及颞叶萎缩 多学科密切合作,医生穿针引线接“通路” 考虑患者病情持续进展和家人的强烈诉求,医院南区医务科牵头组织骨科手足外科、神经内科认知障碍团队、影像科、麻醉科以及康复医学科等围绕手术风险获益比开展多学科讨论,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围手术期风险,制订详细手术方案和术后管理事项。讨论会后,神经病学专家施炯教授组织术前查房,再次对张阿姨进行详细查体及术前认知评估。 超级显微外科是指在小于0.8毫米的血管上进行的显微外科手术。术中,在放大40倍的高倍显微镜下,骨科手足外科主治医师陈伟健耐心寻找出颅后阻塞的颈深淋巴管,用细如发丝的针和缝线,将它们与附近合适的静脉吻合,让瘀滞的淋巴液进入静脉回流,从而达到疏通颅内淋巴回流障碍的作用。 “寻找到阻塞的颈深淋巴管(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理论上吻合的淋巴管数量越多,术后恢复效果越理想。”陈伟健介绍,由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颈深部淋巴管直径非常纤细,通常仅有0.2至0.5毫米,并且隐藏在颈部动静脉血管神经周围,再加上淋巴管管壁薄如蝉翼,稍一用力极易损伤带来不可逆的伤害,这要求手术医生必须具有扎实的淋巴解剖知识和精湛的超级显微外科技术。 在医院南区麻醉科、手术室的协作下,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团队为患者双侧颈部成功搭建了16条淋巴管-静脉通道。麻醉复苏回到病房后,张阿姨没有出现谵妄等情况,第二天下床活动。通过查房以及家属反馈,张阿姨的情绪和反应速度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还可以进行简单问答,家人感觉十分惊喜。为了确认手术长期疗效,团队为张阿姨制定了详细的随访计划。 需严格把握适应人群指征 施炯教授介绍,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老年痴呆症,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随着疾病进展,这类患者生活质量差,家属照护压力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随着对脑部淋巴系统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深入研究,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LVA)作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种探索性手术治疗方法在国内逐渐兴起,并显示出一定的临床效果。施炯教授指出,尽管该技术已在国内多家医院开展,其广泛应用仍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要严格把握适应人群的指征,进行充分的术前风险评估,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结合术后的认知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达到最优疗效。 “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无法治愈,但相关研究表明,越早治疗,药物治疗效果相对会更好。因此,一旦家中老人出现记忆力下降等预警表现,应及时前往专业的神经内科记忆障碍门诊就诊。”施炯教授提醒。 注:如需咨询治疗相关事宜,可至中国科大附一院记忆门诊、骨科手足外科门诊进行诊疗评估。 记忆障碍门诊:南区门诊四楼 周二、周四下午,周三、周五全天  骨科手足外科门诊:周三下午南区骨科 手足-淋巴水肿专病陈伟健医生 (骨科手足外科 陈伟健 神经内科 吕心怡 文/图  施炯 张洪波 鹿亮/审核)
了解详情 +
Partywork

党的建设

HumanitiesHospital

暖医暖院

【医声医述】她力量 | 在生命褶皱处播种春天
当晨曦穿透病房的百叶窗 总有一个白色身影在光影中穿梭 她托起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 在生命最脆弱的刻度线上用温柔筑起铜墙铁壁 她用爱在生命褶皱处播种春天 在三八妇女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一起感受“她力量”   夜班后的清晨 走廊被金色的阳光笼罩 她推着治疗车缓缓前行 脚步中藏着夜班的疲惫 却又透着对生命的敬畏 向着晨光,走向希望   80岁的黄奶奶 因为胰腺癌接受手术治疗 体力恢复一些后 她主动邀请她跳恰恰 几个简单动作 两人都露出了笑容   她将刚出生的宝宝 小心翼翼地送到她的面前 这一刻 初为人母的喜悦与疲惫交织 她也流下了泪水   无影灯下 她们正合作完成一台宫颈癌根治手术 器械在手中默契传递 口罩遮不住坚定的眼神   “一定要精确,即使是微小的误差 也可能影响到测试的准确性” 她正在为实习同学讲解 青霉素皮试液的正确配置方法 用耐心与专业 为这些未来的“天使”照亮前行的路   初为人父的小张因重症胰腺炎 已经在ICU住了近一个月 她为他实施了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术 术后她正细致评估胰腺状况 “希望他能早点康复,回家抱抱娃”   刚做完手术的患儿迷迷糊糊醒来 小手紧紧攥着床单 她俯下身 轻声说道“拉钩盖章,我们不哭要勇敢” 望着那一抹温暖的笑容 眼神中那份不安逐渐消散   怀孕36周的她 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水肿的双脚在病房里来回丈量 同事们都想替她多分担点 她微笑着摆了摆手 “勤勉也是一种胎教”    李大姐即将迎来一场 经鼻腔垂体瘤切除手术 手术前需要清理鼻毛 李大姐小心翼翼地将剃刀递给她 眼神中透着一丝羞涩和歉意 仿佛觉得给别人添了麻烦 她接过剃刀 一边为李大姐清理鼻毛 一边轻声安慰 “没关系,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凌晨两点 刚做过开颅手术的小宝宝 醒来哭闹不已 她守护在床边 握着他的小手 轻轻安抚着 “宝贝别怕,就把我当成你妈妈” 她正在为86岁的老爷爷修剪指甲 时间在老人的指甲上留下了厚重的痕迹 让每一次按压指甲钳都很吃力 “慢慢来,咱们修圆些,就不会刮到被单了”   下午就要出院了 宋阿姨将自己折的纸戒指庄重地戴在她手 上“希望看到这枚戒指,你就能想起我” 一枚纸戒指成了她们永恒的契约 已经是准妈妈的她 正在为15床的奶奶梳理头发 隆起的肚子勾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就像是护患之间的情感纽带 传递着爱与温暖 他的小手紧紧握住她的大手 那相互勾连的指尖 仿佛在向世界宣告我们毫不畏惧 她们见过凌晨三点的月光亲吻输液架 听过新生儿第一声啼哭撞碎黎明的寂静 当春风轻抚病房的每个褶皱 请记住这些播种者的名字   党委宣传与统战部、院工会联合策划  (段若冰刘娟 黄歆 吴运香 姚得俊 谢蠡 程春梅 李楠楠 赵丽娟 刘萍 董雯 李传燕 姚丽丽 朱世玲 图/文) 责编:方雯...
10

2025.03.10

【人文资讯】记女红协会首次手工体验活动
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女红文化,结合现代审美与创意设计,推动这一古老技艺与现代社会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我院职工文化生活,10月29日下午,女红兴趣协会在院工会的指导下在南区4号楼第四会议室举办了首次“医者仁心济天下 巧手绣制新时代”市花刺绣体验活动。 活动由协会会长管晓红主持,她向大家介绍了协会前期筹建工作,并以问卷形式了解大家的女红基础、设备和入会的想法,通过调查分析为以后开展活动规划了方向。 女工的起源、发展、文化、传承是大家的开学第一课,首先开场的是中国女红文化分享。女红旧时也称为女事,以往多指女子所做的刺绣、纺织等技艺及成品。女红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更是女性智慧的结晶。通过讲解大家对女红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然后老师进行拼布刺绣作品赏析和女工作品展示,让大家感受女工在不同物件中的应用,以及女工作品丰富的艺术形式。最后到了合肥市花“桂花”的刺绣体验环节,老师从起针到短针、长针、引针,逐针逐线的讲解、示范,让大家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学习各种针法。现场充满欢声笑语,一针一线既舒缓了身心也享受到手工制作的乐趣,一言一语中增添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女红活动不仅是中国文化的传承,更是心灵的愉悦。大家通过动手实践,深刻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省医文化的繁荣发展。不仅让会员们收获了快乐,促进了交流,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彰显了省医集团女职工的精神风貌。大家将以饱满的热情和最佳的工作状态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为有力有效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她力量。(女红兴趣协会 李隽祎/文  管晓红/图  盛敏玲/审核) 责编:方雯 ...
08

2024.11.08

了解更多资讯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微信扫码
互联网医院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庐江路17号

邮编 : 23000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天鹅路1号

邮编 : 230036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环湖东路107号

邮编 : 23003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阜阳北路与龙湖路交叉路口西北角

邮编 : 23113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118号

邮编 : 23000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宁大道1700号

邮编 : 23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