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互联网医院

  • 抖音号

  • 微信视频号

  • 哔哩哔哩

科研教育

Research and Education

  •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互联网医院

  • 抖音号

  • 微信视频号

  • 哔哩哔哩

  • 科研教育 > 科研 > 通知公告
  • 关于提名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公示

    发布日期:2024-02-01 17:10 点击:3146

    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的通知》(皖科重秘〔2023〕463号)文件要求,现对我院拟提名2023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的项目及提名项目论证专家信息予以公示(公示内容详见附件),公示截止日期为2024年2月7日。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示内容有异议的,请以实名书面形式向科研处反映。

    特此公示。

    联系人及电话:胡海汐 0551-62283739

    科研处

    2024年2月1日

    附件:

    1、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2、论证专家公示信息

     


    附件1:提名项目公示材料

     

    自然科学

    一、项目名称:新冠病毒体液免疫应答特征及其在新冠病毒突变体流行中的作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提名意见

    该项目在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临床研究应急攻关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支持下,针对新冠病毒体液免疫应答特征及其在新冠病毒突变体流行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项目组阐明了人体针对新冠病毒的体液免疫应答特征,并明确了体液免疫反应在新冠病毒突变体流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机制。为了探究人群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针对不同突变株的免疫保护作用,项目组建立了基于慢病毒系统的“新冠病毒突变株假病毒盘”以及“新冠人源单克隆抗体制备”两大平台。该项目可实现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人群的保护效果监测;同时生产制备针对不同突变株的新冠病毒特异性广谱中和性抗体。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相应的研究团队,研究结果共发表论文30余篇,包括JournalofMedicalVirologyFrontiersinImmunology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SCI收录期刊,申请发明专利2项。5篇代表性论文的他引共154次,包括ClinicalMicrobiologyAndInfectionNatureReviewsMicrobiology等权威杂志。

    项目简介

    在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临床研究应急攻关项目、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支持下,本项目针对新冠病毒体液免疫应答特征及其在新冠病毒突变体流行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主要科学发现点如下:

    1)新冠IgM-IgG检测方法及新冠患者临床特征:新冠IgM-IgG联合检测方式可以很好地结合核酸检测实现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新冠患者重症表现与更长时间的病毒暴露和更严重的炎症反应相关。

    2)新冠病毒突变体假病毒盘应用于监测宿主针对不同突变株的体液免疫应答特征:新冠“假病毒盘”可以很好地评估宿主体液免疫反应应对不同突变株的保护效果,并发现位于S蛋白区域的E484QA475V等突变会明显逃逸宿主体液免疫应答。

    3)高亲和力人源新冠单克隆抗体可有效中和多种突变株:与部分已发表的新冠中和抗体相比,项目组制备的两株单克隆抗体XG81XG83对假病毒和真病毒均表现出较高的中和活力。

    4)序贯和混合免疫不同突变株S三聚体蛋白可以有效诱导产生新冠广谱中和抗体:尽管单价、序贯和混合免疫三种策略都能诱导交叉结合性抗体,但DeltaOmicronS三聚体蛋白的序贯免疫和混合二价免疫可以诱导更广谱的中和抗体。

    本项目是临床、公共卫生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统筹了包括公共卫生,基础科研和临床在内的三方面资源优势,建立了高水平研究平台及队伍。研究团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20余次;研究结果共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JCR1区文章4篇,2区文章6篇,最高影响因子20.69。发表杂志所在期刊包括JournalofMedicalVirologyFrontiersinImmunology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SCI收录期刊,申请发明专利2项。5篇代表性论文的他引共154次,SCI他引144次,包括ClinicalMicrobiologyandInfectionNatureReviewsMicrobiology等权威杂志,并获得高度评价。

    主要完成人Yong Gao、丁承超、何宏亮、谢佳佳、音铭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传染病医院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二、
    项目名称:精子发生和成熟障碍的遗传基础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提名意见

    我国男性不育患者已达3000多万,其中近一半为精子发生与成熟障碍导致的无精子症或少弱畸形精子症等。然而,对人类精子发生障碍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够清楚,限制了对男性不育病因的精确诊断,也导致绝大多数患者无法获得有效预防和对症治疗。已有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是精子发生和成熟障碍的重要因素。因此,发现新的精子发生与成熟障碍致病基因突变、揭示精子发生与成熟障碍的发病机制,已是解决男性不育的重大需求和基础前沿科学问题。该项目建立了迄今国际上收集人类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和不育家系最多的生殖疾病资源库,开发了新的男性不育致病突变的高效筛查、注释及功能鉴定系统平台;发现并阐明了C11orf80/TOP6BLFANCM基因突变及染色体结构异常导致人类精子发生与障碍的病理机制;发现并揭示了DNAH17C14ORF39/SIX6OS1Rpl10l等多个新的精子发生与成熟的功能基因及作用机理。研究具有非常高的原创性、系统性、科学和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提高了对人类精子发生与成熟障碍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的认识,推动了精子发生相关生殖生物学和生殖医学的发展。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到了高价值的重要引用和评述,并多次应邀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项目简介

    我国男性不育发生率已达约15%,精子发生与成熟障碍则是其主要因素,揭示精子发生与成熟障碍的病因和机制已是男性不育诊治和预防的迫切需求和重要科学前沿。项目致力于揭示精子发生和成熟障碍的分子基础,并在长期的研究中,获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

    1建立了国际上收集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组织和不育家系最多的男性生殖疾病资源库、搭建了致病突变筛选和功能鉴定系统平台。已收集8445例患者的睾丸组织和1751个不育家系等的病例信息、生物材料;研发了男性不育致病突变筛选平台,完成了对2441例患者的遗传分析,筛选候选致病突变906种,制备模拟患者突变的小鼠模型148种,其中24种被国际小鼠表型联盟收录。

    2在精子发生障碍研究中,发现SIX6OS1突变致联会异常和无精子症,为认识和研究减数分裂联会机制提供了契机和模型;发现TOP6BL突变致重组异常,阐明DNA断裂不能产生也会导致患者精子发生障碍;证实Rpl10l能补偿X染色体失活所致基因转录沉默,为“X起源的逆转座基因的功能补偿学说提供了直接证据。

    3在精子成熟障碍研究中,发现DNAH17错义突变导致时间依赖性的精子尾部轴丝不稳定而引发弱精子症的新机制,提示精液检查前需禁欲2-7天的规定需修改。

    该项目在JEM等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53篇,总影响因子408.3,他引1294次,其中5篇代表作被他引151次。报道的8种基因已被《男性生殖相关基因检测专家共识》和《精子鞭毛多发形态异常诊疗专家共识》等列为男性不育诊断靶标,推动、引领了男性生殖领域的发展

    主要完成人:史庆华、马慧、樊岁兴、江小华、张欢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三、项目名称:长非编码RNA调控基因表达的新机制及其在肿瘤诊治中的基础研究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提名意见

    长非编码RNA的发现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大突破之一。目前已鉴定的人源长非编码RNA基因的数量数倍于蛋白质编码基因,是人类基因组区别于低等生物的主要差别和巨大宝库。已有研究表明,长非编码RNA分子在几乎所有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然而,长非编码RNA的种类、数量、表达方式和功能十分复杂,揭示其复杂精细调控机制不仅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也有助于发掘肿瘤等疾病诊治的新型靶标。该项目揭示了一系列长非编码RNA分子在调控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新机制和新理论,提出异构体层面调控是长非编码RNA基因发挥细胞种类特异性和精细调控的重要分子机制,并阐明了这些长非编码RNA异构体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调控作用,为肿瘤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靶点和新方法。该研究具有高度的原始创新性、基础科学理论价值和临床应用潜能,显著提升了对长非编码RNA调控机制及其在抗肿瘤应用中的认识,推动了长非编码RNA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药理学等多学科的发展。相关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到了高价值的重要引用和评述,并多次应邀在国内外重要会议上做大会报告。

    项目简介

    长非编码RNA是高等动物基因组中具有高度特异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功能分子。长非编码RNA的种类、数量、表达方式和功能十分复杂,揭示其复杂精细调控机制不仅将有助于全面揭示人类基因组的奥秘,也将为肿瘤等疾病的诊治提供新靶标和新方法。本项目聚焦长非编码RNA对基因表达的精细调控机制研究和以长非编码RNA为基础的新型肿瘤诊治方法的研发,获得了一系列具有高度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1)鉴定了7个关键长非编码RNA分子的功能(其中3个为本项目命名和首次报道),揭示了这些分子通过精细调控靶基因的表达而影响细胞增殖、维持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出异构体层面调控是长非编码RNA发挥细胞特异性和精细调控的重要基础,显著提升了对长非编码RNA复杂调控机制的认识,具有高度的理论创新价值。

    2)创建了基于长非编码RNA且优于传统模型的肿瘤预后模型,创新性地提出以长非编码RNA可变启动子异构体为靶点的新型肿瘤诊治策略,并探索了相关异构体对促癌基因(碳酸酐酶IX)的特异性抑制功能及抗肿瘤作用,已获批2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需求的有机结合。

    综上,该项目提出了长非编码RNA精细调控和肿瘤诊治应用的多种新理论、新靶点和新方法,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主要完成人多次受邀在国内国际会议做口头报告和承担国际顶级期刊的评审工作,推动、引领了长非编码RNA基础研究和相关疾病诊治新方法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创新价值。

    主要完成人:汪香婷、金岩、申涛、张博文、黄炎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科技进步

    四、项目名称:新冠肺炎托珠单抗治疗方案的基础、临床与国际推广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魏海明、徐晓玲、周永刚、王东升、傅斌清、韩明锋、张璟鹤、王冬耀、郑小虎、李甜甜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五、项目名称:肝癌个体化精准诊疗体系的构建与临床推广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刘连新、荚卫东、尹大龙、王继洲、张树庚、宋瑞鹏、刘尧、孟凡征、蔡伟、王嘉倍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六、项目名称:心律置入装置综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临床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苏浩、陈康玉、刘志泉、胡凯、郭飞、吴国宏、徐健、严激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七、项目名称:乳基食品预防和改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技术创新及推广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段亚君、陈历水、王然、廖晨钟、冷佳、王申丽、杨海莺、肖然、刘蓉、尹泽群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中原食品实验室、蒙牛乳业(马鞍山)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八、项目名称:基于脑功能保护建立脑岛叶胶质瘤微创外科体系及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牛朝诗、陈鹏、李冬雪、蒋辰、鲍得俊、程传东、梅加明、程伟、庄红霞、计颖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九、项目名称:烟雾病/烟雾综合征综合诊疗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夏成雨、张楠、汪莹、杨涛、康芳、武银刚、孙克桂、陈小利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项目名称:中国城市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组织性筛查及早诊早治模式的建立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钱立庭、魏东华、王德斌、柴静、马艳玲、李明、韦树华、刘振峰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一、项目名称:肩膝关节损伤微创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新技术推广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赵其纯、张尧、余刚、王英明、方超、徐亮、吴迪、严承远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二、项目名称:静脉用药集中智能调配与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体系建立及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刘圣、唐丽琴、孙路路、童彤、耿魁魁、黄莺、宁丽娟、杜黎黎、倪松林、马洪举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上海贝林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成都智慧园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三、项目名称: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警及干预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孙文、黄志新、王朋、鲁亚楠、段作伟、罗六一、音大为、李闫、曾晓彩、王明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四、项目名称:心脏、心肺联合移植的供体选择及术后快通道康复的策略和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程光存、龚倩、周正春、杨莞莹、赵智伟、鲁静、聂燕华、沙璐琳、程明光、杜婷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无)

     


    十五、项目名称:高精度口腔种植导航系统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刘红红、张志宏、陈佳、韩倩、张莹莹、吕静、王艳青、杨宗澄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六、项目名称:早期胃癌筛查、诊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张开光、戴丹、周丽雅、洪海鸥、王松、苟雅雯、王业涛、窦婷婷、张明黎、陈思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七、项目名称:慢性便秘的临床精准诊断与治疗体系的创新建设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余跃、丁西平、吕超蓝、王巧民、解丽、方向、刘杰、洪娜、张聪、宋继中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八、项目名称PD-1基因定制活化T细胞注射液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周敏、叶守东、刘力伟、潘跃银、刘波、张洪波、林琳、王伟、朱雨晴、孙昌秀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大学、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一医院、安徽柯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十九、项目名称:门静脉高压介入诊疗技术体系的创新与推广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周春泽、成德雷、徐浩、吕维富、鲁东、朱义江、张永慧、殷亮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二十、项目名称:视网膜脱离后视功能损伤和修复策略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董凯、柯根杰、闫原野、鲁理、王李松、纪康康、李晓蒙、汪静、胡迪、金飞宇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二十一、项目名称: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多模态影像诊断关键技术及应用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刘卫勇、朱云开、叶磊、刘国岩、马丹丹、王涛、陈禹舒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二十二、项目名称:核技术在甲状腺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推广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姚晓波、程义壮、夏俊勇、张然、罗玲玲、卞岍雨、葛静、肖林林、金晓毛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二十三、项目名称:不孕不育患者常规IVF受精障碍的精准诊断和临床策略创新

    提名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完成人:吴丽敏、童先宏、许波、金仁桃、白顺、方群英、万洋洋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附件2:论证专家公示信息

    (一)自然科学+科技进步内科组项目论证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专业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教授

    地球科学

    马筱玲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临床检验

    王文超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分子生物学

    徐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任药师

    药理学

    汪国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风湿病学

     

    (二)科技进步外科+医技组项目论证专家 

    姓名

    工作单位

    职称

    专业领域

    孙怡宁

    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研究员

    生物医学

    潘跃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肿瘤内科学

    尚希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骨外科学

    沈爱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任药师

    临床药学

    董江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医学影像学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进入互联网医院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庐江路17号

    邮编 : 23000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政务文化新区天鹅路1号

    邮编 : 230036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环湖东路107号

    邮编 : 23003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阜阳北路与龙湖路交叉路口西北角

    邮编 : 23113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繁华大道118号

    邮编 : 230001

    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宁大道1700号

    邮编 : 230088